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:
1.用途:必須明確實際使用的基本要求;
2.額定電阻值或B值:前期不確定時,可根據(jù)相關要求,提供參考建議選用;
3.使用環(huán)境條件:必須明確使用的溫度、濕度、安裝條件等;
4.測溫控溫范圍:產(chǎn)品使用時溫度的控制范圍;產(chǎn)品正常工作的范圍;產(chǎn)品最高使用的溫度范圍等;
5.外形尺寸:安裝要求及希望達到的外觀;
6.應用:需要多點控制時,需提供多點的控制的溫度要求。
選用原則一:確定測溫范圍
NTC溫度傳感器作為測溫用的敏感元器件,根據(jù)其工作環(huán)境及使用溫度范圍的不同,需要達到相應的要求,在原材及工藝方面,就顯得至關重要。
如:工作溫度在 105 ℃以內的,我們會選用耐溫105度PVC電線即可;工作溫度達到125 ℃時,我們會選用耐溫125 ℃左右的輻照線,溫度高達200 ℃時,我們會選用鐵氟龍線或硅膠線。
因為NTC溫度傳感器大都需要封裝,其封裝所使用的封裝材料性能也各不相同,主要體現(xiàn)在耐溫、防水、導熱系數(shù)、熱脹冷縮率等方面。
工程師必須特別注意:線材的選用,需遵循與客戶實際使用的環(huán)境相配合原則,不能簡單的按基本耐溫、耐壓進行選型;
選用原則二:確定測溫精度
工程師要根據(jù)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場合所要求測溫的精度來進行選型。精度是NTC溫度傳感器的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,它是關系到整個測量系統(tǒng)測量精度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NTC溫度傳感器的精度越高,其成本越昂貴,因此,傳感器的精度只要滿足整個測油田系統(tǒng)的精度要求就可以。決定NTC溫度傳感器精度的有兩個因素:
一是熱敏電阻本身的誤差。熱敏電阻的阻值精度及B值精度越高,其測量精度越高。
二是NTC溫度傳感器的感溫頭與測溫對象的接觸方式。直接接觸的比間接接觸的測量精度要高。另為由于NTC熱敏電阻的 R-T曲線是非線性的。它不可能保證在很寬的工作溫度范圍內的精度都是一樣的。因此,要想得到較高的測量精度。確定測溫系統(tǒng)的中心溫控點(一般中心溫控點的精度最高,根據(jù)R-T曲線的離散性,離中心工作溫點越遠的溫度點,精度誤差會逐漸加大)。
如:用于測人體體溫的醫(yī)療傳感器,一般會選擇37 ℃左右作為中心工作溫控點。
用于開水壺的,則一般選用100℃左右作為中心工作溫控點。
用于冰箱或冷柜的,一般選用5℃或者-18 ℃左右作為中心工作溫控點。
用于啤酒機的,則一般選用4℃做為中心工作溫控點。
選用原則三:確定測溫靈敏度
工程師是要根據(jù)所使用的工作場合所要求的靈敏度來選型。
不同的應用場合要求NTC溫度傳感器的響應速度快慢不一。而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導熱系數(shù)。影響NTC溫度傳感器響應速度的有幾個因素:
一、熱敏電阻芯片的熱時間常數(shù)。熱時間常數(shù)小,響應速度就快。
二、感溫頭外殼材質的導熱系數(shù) 。導熱系數(shù)高的材料熱傳導性能優(yōu)良。
三、感溫頭尺寸的大小,感溫頭尺寸小的,熱傳導時間會相應短,反應速度會快。
四、感溫頭內部灌注導熱硅脂。感溫頭位置灌注了導熱系數(shù)高的導熱硅脂的會比沒填充和填充了導熱系數(shù)低的導熱硅脂反應速度更快。
為了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,以上幾種因素需要綜合考慮。